第6期(总第272期) (3月4日—3月10日)
2024-03-11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优化支付服务提升支付便利性的意见》印发。2024年3月7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优化支付服务提升支付便利性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提出四项基本原则,即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实抓实干解决重点堵点问题;坚持统筹协调,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相结合;坚持切实增强各类支付方式的兼容性、包容性,为境内外消费者提供多样化支付服务;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平衡优化服务与防控风险。《意见》提出了要切实改善银行卡受理环境,持续优化现金使用环境,进一步提升移动支付便利性,更好保障消费者支付选择权,提升账户服务水平,持续加强支付服务宣传推广等六大重点任务,为老年人、外籍来华人员等群体提供更加优质、高效、便捷的支付服务。
《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标准体系建设指南》印发。2024年3月5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印发《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标准体系建设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指南》旨在指导各地科学规范、高效有序推进城市运管服平台建设和应用工作。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是以城市运行管理“一网统管”为目标,围绕城市运行安全高效健康、城市管理干净整洁有序、为民服务精准精细精致,以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5G移动通信等技术为支撑,具有统筹协调、指挥调度、监测预警、监督考核和综合评价等功能的信息化平台。城市运管服平台标准体系包括基础通用、运行与监测、管理与监督、服务与评价四个部分内容。《指南》提出,2025-2027年,城市运管服平台标准体系基本建成,标准基础全面夯实,城市运行管理“一网统管”的良好局面基本形成。
《河南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获批。近日,国务院批复了《河南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原则同意自然资源部审查通过的《河南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强调《规划》是河南省空间发展的指南、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蓝图,是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河南省地处中原地区,是支撑中部地区崛起、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国家战略实施的重要地区。《规划》提出到2035年,河南省耕地保有量不低于10955.52万亩,其中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9837.89万亩;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不低于1.40万平方千米;城镇开发边界扩展倍数控制在基于2020年城镇建设用地规模的1.3倍以内;单位国内生产总值建设用地使用面积下降不少于40%;用水总量不超过国家下达指标,其中2025年不超过260.7亿立方米。明确自然灾害风险重点防控区域,划定洪涝等风险控制线,落实战略性矿产资源、历史文化保护等安全保障空间,全面锚固高质量发展的空间底线。
《山东省地方级自然公园管理办法(试行)》印发。近日,山东省自然资源厅印发《山东省地方级自然公园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办法》分总则、设立调整撤销、规划管理和分区管控、资源管理、合理利用、监督检查、附则等,共7章47条。《办法》重点对以下五项内容进行了丰富完善:一是规划审批权下放。参照《国家级自然公园管理办法(试行)》,将地方级自然公园规划审批权限顺延下放到设区市林业主管部门。二是明确建设项目审批权限。参照《国家级自然公园管理办法(试行)》,规定符合规划和管控要求的建设项目由设区市林业主管部门审批。三是严格自然公园撤销审批程序。进一步细化自然公园撤销的程序、条件,增加了申请撤销前应当开展保护对象恢复、生态修复的具体规定。四是明确更名、校正面积等要求。地方级自然公园变更名称或者依据勘界结果更正面积和范围边界等数据的,由省自然资源厅批准。五是监管措施更具体。细化充实自然公园的监管措施、问题整改及申请销号等方面内容。
《河南省开发区高质量发展促进条例》出台。近日,河南省出台了《河南省开发区高质量发展促进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条例》共九章六十九条,分为总则、管理体制、运行机制、规划建设、科技创新、产业发展、保障促进、法律责任、附则九个章节。《条例》在“产业发展”一章作出以下制度安排:一是加强开发区主导产业布局的统筹协调,从省、设区的市、开发区三个层面,推动形成科学合理的主导产业布局,避免同质化竞争。二是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支持开发区引进培育龙头企业,吸引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集聚,鼓励重大项目落地开发区,加快培育先进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集群。三是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统筹推进开发区企业智能化改造,支持开发区规划建设产业数字化平台,推动开发区数字化转型。四是坚持绿色发展、低碳发展,鼓励发展高效节能、先进环保和资源循环利用产业,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进入开发区盲目发展,鼓励探索建立零碳产业园。
宁夏回族自治区《关于加强生态保护修复管理的实施方案》印发。近日,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办公厅、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生态保护修复管理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从5方面提出13项任务举措,突出生态保护修复的科学性,推动形成工作可追溯、绩效可考核、督查可定责的全链条工作落实机制,以强有力的外部监管,保障全区生态保护修复规范实施。《实施方案》要求,加强生态资源状况调查摸底。围绕水、森林、草原、湿地、荒漠、野生动植物等,开展生态资源本底调查;聚焦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敏感脆弱区、历史采矿区,实施全域生态受损区域专项调查;组织年度监测变更调查,监测全区地类变化情况,建立自然资源要素统一管理、部门共享应用的生态本底状况数据库,科学确定生态保护修复措施。
(信息来源:国务院官网,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官网,河南省人民政府官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