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anning Information

规划资讯

第15期(总第184期)(4月18日—4月30日)

2022-04-30

《数字孪生黄河建设规划(2022—2025)》发布。近日,黄委印发《数字孪生黄河建设规划(2022—2025)》(以下简称《规划》)。《规划》系统总结了“十三五”以来“三条黄河”建设取得的成效,深刻分析了面临的形势和问题,在水利部数字孪生流域整体框架下,研究提出了数字孪生黄河建设框架、规划目标、建设任务、重点工程及组织实施、保障体系等,为“十四五”时期数字孪生黄河建设提供了重要依据。本次规划的空间范围是黄河流域,主要业务应用涵盖了水旱灾害防御、水资源管理与调配、水文业务管理、水土保持、水利工程建设与运行管理、河湖长制及河湖管理保护、农村水利水电、水行政执法、水利监督、水利行政、水利公共服务等。《规划》明确,数字孪生黄河建设重点工程为黄河下游防洪工程安全监测工程、黄河流域全覆盖水监控系统、黄河流域水工程防灾联合调度系统、黄河流域水文基础设施建设工程、黄河流域水资源管理与调配应用系统、淤地坝安全度汛管理平台、数字孪生黄河关键技术研究与平台建设、黄河流域数字孪生应用示范。

《2022年数字乡村发展工作要点》印发。2022年4月20日,中央网信办、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乡村振兴局联合印发《2022年数字乡村发展工作要点》(以下简称《工作要点》)。《工作要点》把构建粮食安全数字化屏障摆在了首要位置,强调全国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非农化”“非粮化”的动态监测,明确农业稳产保供是我国数字乡村的首道防线。通过加强平台建设,鼓励加快推动教育、医疗、信息服务、农村电商等多种民生服务场景向乡村下沉,提供数字惠民服务,进一步释放我国乡村数字经济发展潜力,充分体现我国数字乡村发展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提出到2022年年底,数字乡村建设取得新的更大进展。数字技术有力支撑农业基本盘更加稳固,脱贫攻坚成果进一步夯实。乡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推进,5G网络实现重点乡镇和部分重点行政村覆盖,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超过60%。乡村数字经济加速发展,农业生产信息化水平稳步提升,农产品电商网络零售额突破4300亿元。乡村数字化治理体系不断完善,信息惠民服务持续深化,农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有效提升,数字乡村试点建设初见成效。

《革命老区振兴发展2022年工作要点》印发。2022年4月15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革命老区振兴发展2022年工作要点》(以下简称《工作要点》)。《工作要点》围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衔接推进乡村振兴、基础设施建设、传承弘扬红色文化、促进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支持革命老区重点城市发展、加大政策支持等六个方面,明确了58条年度重点任务。《工作要点》提出,以赣闽粤、陕甘宁、大别山、左右江、川陕、湘赣边、湘鄂渝黔、海陆丰、琼崖、沂蒙、太行、浙西南等12个革命老区和赣州、龙岩、三明、延安、遵义等20个革命老区重点城市为重点,加快推动“十四五”相关专项规划和重点领域实施方案的落地见效,更好发挥革命老区专项资金、转移支付、对口支援、对口合作等支持政策的作用,持续健全新时代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1+N+X”政策体系,努力营造全社会支持参与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良好氛围。

《关于组织申报2022年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的通知》印发。2022年4月20日,财政部办公厅、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印发《关于组织申报2022年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明确,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传统村落为节点,因地制宜连点串线成片确定保护利用实施区域,明确区域内村落的发展定位和发展时序,充分发挥历史文化、自然环境、绿色生态、田园风光等特色资源优势,统筹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和特色产业布局,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要活化、利用好传统建筑,结合村民实际需求提出传统民居宜居性改造工作措施和技术路线等,实现生活设施便利化、现代化。要推进传统村落保护利用数字化建设。

《支持宁夏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实施方案》印发。2022年4月2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支持宁夏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实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先行区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全面实施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明显提升,单位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下降15%以上。生态保护修复取得显著成效,森林覆盖率达到20%,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到57%,黄河干支流水质持续改善。在确保能源安全的前提下,严格合理控制煤炭消费量增长,提高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煤电降耗减排水平,实现能耗强度下降15.5%、可再生能源装机占比达到55%,自然资源等重点领域改革稳步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经验。

《社会资本投资农业农村指引(2022年)》印发。近日,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国家乡村振兴局综合司联合印发《社会资本投资农业农村指引(2022年)》(以下简称《指引》)。《指引》旨在引导地方农业农村部门结合本地实际,充分发挥财政政策、产业政策引导撬动作用,营造良好营商环境,规范社会资本投资行为,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社会资本投资农业农村的积极性、主动性,推动社会资本更好发挥服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作用。《指引》提出,鼓励社会资本投入现代种养业、现代种业、乡村富民产业、农产品加工流通业、乡村新型服务业、农业农村绿色发展、农业科技创新、农业农村人才培养、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数字乡村和智慧农业建设、农业创业创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农业对外合作等重点产业和领域。鼓励地方根据各地农业农村实际发展情况,因地制宜创新投融资模式,推动资源整合、投资结构优化、投资效能提升。鼓励社会资本探索通过全产业链开发、区域整体开发、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设立乡村振兴投资基金、建立紧密合作的利益共赢机制等模式,稳妥有序投入乡村振兴。

《房屋市政工程生产安全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2022版)》印发。2022年4月24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印发《房屋市政工程生产安全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2022版)》(以下简称《判定标准》)。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在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危害程度较大、可能导致群死群伤或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判定标准》指出在施工临时用电方面,特殊作业环境(隧道、人防工程,高温、有导电灰尘、比较潮湿等作业环境)照明未按规定使用安全电压的,应判定为重大事故隐患;拆除工程方面,拆除施工作业顺序不符合规范和施工方案要求的,应判定为重大事故隐患;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未编制、未审核专项施工方案,或未按规定组织专家对“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范围”的专项施工方案进行论证,应判定为重大事故隐患。

《关于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促进消费持续恢复的意见》印发。2022年4月25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促进消费持续恢复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消费是最终需求,是畅通国内大循环的关键环节和重要引擎,对经济具有持久拉动力,事关保障和改善民生。《意见》按照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短期支持和中长期促进相兼顾的要求,提出了五方面二十项重点举措。一是应对疫情影响,促进消费有序恢复发展。围绕保市场主体加大助企纾困力度,做好基本消费品保供稳价,创新消费业态和模式。二是全面创新提质,着力稳住消费基本盘。积极推进实物消费提质升级,加力促进健康养老托育等服务消费,持续拓展文化和旅游消费,大力发展绿色消费,充分挖掘县乡消费潜力。三是完善支撑体系,不断增强消费发展综合能力。推进消费平台健康持续发展,加快健全消费品流通体系,增加就业收入提高消费能力,合理增加公共消费。四是持续深化改革,全力营造安全放心诚信消费环境。破除限制消费障碍壁垒,健全消费标准体系,加强消费领域执法监管,全面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五是强化保障措施,进一步夯实消费高质量发展基础。加强财税支持,优化金融服务,强化用地用房保障,压实各方责任。

《关于印发医养结合示范项目工作方案的通知》印发。2022年4月27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医养结合示范项目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明确了医养结合示范项目创建工作目的是总结推广好的经验和做法,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引导鼓励各地深入推进医养结合工作,建立完善医养结合政策体系,吸引更多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医养结合,不断提高医养结合服务能力和水平,更好满足老年人健康养老服务需求。创建范围包含全国医养结合示范省(区、市)、全国医养结合示范县(市、区)、全国医养结合示范机构。全国医养结合示范省(区、市)工作流程为申请创建、支持指导、评估验收、动态管理。全国医养结合示范县(市、区)和示范机构工作流程为自评申报、初审推荐、评估验收、公示命名、动态管理。

《数据中心白皮书(2022年)》发布。2022年4月20日,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数据中心白皮书(2022年)》(以下简称《白皮书》)。《白皮书》基于全球视角和我国现状,梳理了数据中心产业总体及热点情况,重点从规模、收入、投资、需求、政策、技术等多个维度对数据中心产业发展进行了分析,并对我国数据中心发展进行了展望。《白皮书》认为,在全球数据中心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数据中心产业也在不断升级,数据中心产业发展由之前的高速、单一、集中向协同一体、创新驱动、算网协同、全面赋能、绿色低碳方向全面演进,并开始步入到全面赋能数字经济的新发展阶段。

《陕西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印发。2022年4月20日,中共陕西省委、陕西省人民政府印发了《陕西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以下简称《发展规划》)。《发展规划》提出要准确把握“重在保护、要在治理”要求,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着力改善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着力优化水资源配置,着力保障黄河长治久安,着力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着力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着力改善人民群众生活,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为奋力谱写陕西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作出贡献。并提出构建“两带三廊四域”生态保护格局。构建“一带两轴两群”发展动力格局。构建“一廊两地四带”文化保护传承弘扬格局。

(信息来源:国务院官网,中国政府网,国家住建部官网,国家发改委官网,陕西省人民政府官网,中国大数据产业观察网等)